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要闻
虞爱华在参加巢湖市蜀山区庐江县代表团审议时要求:树牢正确政绩观 发展确保高质量
时间:2024-01-18来源:合肥日报点击:

1月17日上午,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先后来到合肥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巢湖市、蜀山区、庐江县代表团参加审议。合肥市领导单虎、袁飞、宋道军、张业锁分别参加。

审议中,代表们畅所欲言,谋发展、议改革、话民生,现场气氛活跃。虞爱华与大家交流互动。

对夏鹤年等代表关注的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问题,他说,生物医药是合肥正在重点抓的产业,产业链专班将以更大力度推动相关检验检测机构落地和对接应用场景。

对于汪功胜等代表提出的巢湖、安巢两地一体化发展问题,他表示,巢湖、安巢一体化发展是两地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必须打破长期各自为战的局限,尽快实现共建共治共兴共享,相互赋能、形成合力。

对万龙等代表提出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问题,他鼓励企业集中精力抓好研发、生产和市场,练就更多“独门绝技”,以优促强,以强促大,早日成长为合肥地标性企业。

对杨森等代表提出的进一步用好奥体中心、绿轴公园等优质资源建议,他表示,要积极探索“公园+”方式,优化公共场馆运营模式,做到既有人气、也有财气。

对王本荣等代表提出的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建议,他说,要因地制宜打造更多农舍总部、精品民宿,实现产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双赢”。

虞爱华充分肯定相关县(市、区)、开发区过去一年取得成绩,强调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领会精神、落实精准、干出精彩,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一要始终树立正确政绩观。抓紧抓牢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硬道理,统筹好速度和质量、发展和安全、当下和长远,绝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一任接着一任干,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二要坚持产业集群化发展。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关键抓手,敏锐把握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每个县(市、区)都要聚力打造1-2个标志性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链大中小企业加速集聚、上下游环节有效衔接,形成各具特色、各扬所长的区域产业地标。

三要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把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乡村建设不能照抄照搬城镇建设,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持续推动重点交通干道、新型基础设施、优质公共服务等向县域延伸,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四要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继续保持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投入强度,根据人口变化趋势和社会心态特点,可考虑对相关公共服务提级把关、市域统筹,确保“够不够”与“好不好”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Copyright©2010-2020 www.chxc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共巢湖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皖ICP备07006050号-2

皖公网安备 34018102340269号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建议将电脑显示屏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投诉电话:0551-82310907 投诉E-mail:chsxcw@126.com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要闻
虞爱华在参加巢湖市蜀山区庐江县代表团审议时要求:树牢正确政绩观 发展确保高质量
时间:2024-01-18 09:30:29来源:合肥日报点击:41

1月17日上午,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先后来到合肥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巢湖市、蜀山区、庐江县代表团参加审议。合肥市领导单虎、袁飞、宋道军、张业锁分别参加。

审议中,代表们畅所欲言,谋发展、议改革、话民生,现场气氛活跃。虞爱华与大家交流互动。

对夏鹤年等代表关注的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问题,他说,生物医药是合肥正在重点抓的产业,产业链专班将以更大力度推动相关检验检测机构落地和对接应用场景。

对于汪功胜等代表提出的巢湖、安巢两地一体化发展问题,他表示,巢湖、安巢一体化发展是两地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必须打破长期各自为战的局限,尽快实现共建共治共兴共享,相互赋能、形成合力。

对万龙等代表提出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问题,他鼓励企业集中精力抓好研发、生产和市场,练就更多“独门绝技”,以优促强,以强促大,早日成长为合肥地标性企业。

对杨森等代表提出的进一步用好奥体中心、绿轴公园等优质资源建议,他表示,要积极探索“公园+”方式,优化公共场馆运营模式,做到既有人气、也有财气。

对王本荣等代表提出的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建议,他说,要因地制宜打造更多农舍总部、精品民宿,实现产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双赢”。

虞爱华充分肯定相关县(市、区)、开发区过去一年取得成绩,强调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领会精神、落实精准、干出精彩,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一要始终树立正确政绩观。抓紧抓牢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硬道理,统筹好速度和质量、发展和安全、当下和长远,绝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一任接着一任干,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二要坚持产业集群化发展。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关键抓手,敏锐把握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每个县(市、区)都要聚力打造1-2个标志性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链大中小企业加速集聚、上下游环节有效衔接,形成各具特色、各扬所长的区域产业地标。

三要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把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乡村建设不能照抄照搬城镇建设,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持续推动重点交通干道、新型基础设施、优质公共服务等向县域延伸,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四要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继续保持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投入强度,根据人口变化趋势和社会心态特点,可考虑对相关公共服务提级把关、市域统筹,确保“够不够”与“好不好”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