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巢湖
【合肥晚报】去不了三星堆 三星村里来寻宝
时间:2021-04-01来源:点击:

“宝贝们”让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在考古界,三星堆“上新”的消息可谓是家喻户晓。身穿防护服的考古队员揭开“祭祀坑”的神秘面纱,让一件件沉睡的“宝贝”得以重见天日。

在合肥,三星村里也藏着不少让百姓发家致富的“宝贝”。那里虽没有让人叹为观止的奇珍异宝,但对于村民而言,能让日子红火起来的“宝贝”还真有不少。到底有啥宝贝?今天跟着记者的脚步一起来巢湖市柘皋镇三星村“寻宝”吧!

有眼不识“宝”——种植大户老王的“宝贝辣椒”

“李云,你们这儿有啥宝贝啊,我们今天就是来乡村寻宝的。”听到记者要来村里找宝贝,年轻的李云有点懵。等弄清了记者的真实想法,李云二话没说,风风火火地拉上记者赶到了村里首屈一指的蔬菜生产基地——三星村松海家庭农场。

一下车,记者抬眼望去,宽阔平坦的土地里,七八十个塑料大棚拔地而起,“这不就是普通的塑料大棚吗?能有啥宝贝?”听着我们质疑的语气,李云笑笑没说话,转身招呼来了松海家庭农场的主人王松海。

56岁的王松海蹭了蹭手上的泥,听说记者要来他的农场里寻宝,王松海笑着指了指蔬菜大棚,“去那看看,里面都是我的‘宝贝。’”。走进一看,原来种的是辣椒,红彤彤的挂在枝头,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别看它平平无奇,今年辣椒行情好,高峰期,我提溜这四大袋子辣椒,赶到周谷堆批发市场,半小时就换了1000块钱。”言语中,王松海的语气里满是骄傲。他一边小心照顾着辣椒秧,一边打开话匣子,和记者讲起了自己的蔬菜发家史。

王松海是土生土长的巢湖人,年轻时,他是厂里的会计,后来企业改制,考虑到家里的老母亲还要照顾,他毅然决然地辞职回到了老家锦旗村。回了老家,王松海也没闲着,他倒腾出家里的十几亩地,搞起了蔬菜种植。

也许是从小就在农村长大,王松海对蔬菜种植上手很快,很快小菜地就有了起色,周边几个大型农贸市场成了他稳定的销售点。但农业种植受天气、市场的影响,波动大,小的种植基地很难从中脱颖而出。

2014年,在当地农委的组织下,王松海和十多位同行赴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参加新型职业农业培训。这一次培训,让王松海大开眼界,也让他下定决心搞规模化种植。

经过长达两年的筹备,2016年松海家庭农场在柘皋镇三星村成立,这里占地近150亩,其中有100亩是大棚蔬菜。大棚蔬菜一年二茬,冬季可种植辣椒、白菜、菜薹、莴笋,春季可栽种毛豆、黄瓜、菜瓜和西瓜,一年四季,不间断供应,总而言之,城里人爱吃什么,老王就种什么。

每天凌晨,来批发的货车一辆接着一辆,天不亮,2000多公斤新鲜的蔬菜就抵达了合肥周谷堆批发市场和巢湖附近的商超,紧接着便端上了居民的餐桌。循环往复,一年下来,刨除掉园区里工人的工资和其他各项开支,净利润至少有70万元。

“对你们来说,他们就是普通的蔬菜辣椒,在我们心里这些可不就是‘宝’吗?”王松海告诉记者,为了照看好这些“宝贝”,夫妻俩干脆把家也搬到了农场。如今一家人都在农场工作,不仅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还带动了附近十多位村民增收。

有心寻得“宝”——农村妇女赵大姐的“宝贝瓜蒌”

有了前面的寻宝经验,记者明白了,看来对于三星村来说,这些土生土长的农产品就是最大的宝贝。车子经过村部,路过一片农田,成百上千个瓜架子整齐排开,记者向李云求证,“这也是村里的‘宝’吧?”

李云点了点头,不过她告诉记者,这里更是赵大姐的“宝贝”。

在三星村联富瓜蒌扶贫产业园,我们见到了赵大姐,她正弯着腰,在瓜蒌园里锄草,她的身后,三十多位工人在瓜蒌田里干得热火朝天。趁着休息的时间,记者向赵大姐打听起了她的“宝贝”。

赵大姐名叫赵志梅,早些年,赵志梅和丈夫生下了儿子,可儿子到了2岁多依然不会走路,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这对于家境本就贫困的赵志梅一家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因为穷,夫妇俩没钱给儿子看病,只能回家照顾儿子,儿子身边离不开人,赵志梅就和丈夫在村里靠种田为生,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后来丈夫生病,赵志梅一家也就成了村里的“贫困户”。

转机发生在2018年,这一年,柘皋镇三星村联富瓜蒌扶贫产业园招工,想着在家门口干活就能养活一家人,赵志梅毫不犹豫地就报了名,在瓜蒌园,从锄草、攀藤、施肥到采摘,赵志梅尽心尽力地侍弄着村里的瓜蒌子,每年下来光工资收入就有近万元。

村里还将她的土地流转了出去,每年除了土地租金,还定期给她分红,这让赵志梅感到十分高兴,她还给自己配了一部手机,方便自己和家人联系。“我知道,要是没这瓜蒌子,我们家很难过下去。”

“瓜蒌子不仅仅是赵志梅的‘宝贝’,也是其他人的‘金饽饽’。”李云告诉记者,产业园不仅通过占股分红的方式带动193户脱贫户增收,还带动4名脱贫户务工,目前人均收入已达5000—10000元。

有情来荐“宝”——90后返乡创业小赵的“宝贝虾稻”

听说记者在寻宝,90后返乡创业的赵由之毛遂自荐,向记者推荐起了自己的宝贝——虾稻田。这里出产的小龙虾个大鳌红,虾稻米更是供不应求,香飘几里,听着就勾起了“吃货”味蕾。

1992年出生的赵由之是地道的三星村人,退伍后,又回到了三星村,也许是这里有着年少的羁绊,赵由之决定在家乡这片广袤的农田上大展拳脚。跳出“农门”又回“农门”,这让赵由之的家人怎么也想不通。虽然反对声一片,2016年底,倔强的他还是在父亲的支持下创办起了三星家庭农场,搞起了风行一时的稻虾养殖。

门外汉入行,农业显然没有赵由之想象得那样简单,仅病虫害防治这一项就把他折腾得够呛。但他没有退缩,而是辗转各地拜起了师傅。很快,他的虾稻养殖就有了明显的起色,虾稻养殖规模也扩大了近500亩。一年下来,稻谷产量近25万公斤,龙虾产量也有7万多公斤。

眼看着自己的虾稻养殖基地发展得越来越好,赵由之想到了从小看着自己长大的乡亲们,他们中富有劳动力的大多外出打工,家里只剩年老体迈的老人。

不过虾稻养殖的强度并不大,喊乡亲们来帮忙,一方面可以增加他们的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他们消磨时间,就这样,以10元/小时的价格,赵由之招揽了近70户村民,一年下来,勤恳踏实的村民年收入可达2万元。

“我‘宝贝’的不仅是虾稻米,还有养我育我的这方水土。”赵由之说,他希望能有一天,把家乡建设得更好,让三星村的土特产走向各地,成为村民引以为傲的“宝贝”。

记者手记

乡村这方热土,人是最大的“宝贝”。

走,下乡去,成了每年春天我最期待的事情。也许是农村长大的缘故,我对乡村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无论是美食,抑或是美景,每一个我踏足过的村子,都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中。

我去过很多久负盛名的村庄,它们如枝头俏丽的花朵,令人过目难忘。相比于它们,三星村大概是个除了名字“撞脸”三星堆,略显平淡的村落。

进村之前,我以为我的寻宝之路,也许是无功而返,少得可怜的文字简介,并不能让我从中发现什么。

直到我真正看到了这片土地,见到了这里的人,才意识到村里土壤孕育出来的“土特产”都是这里的“宝贝”。

它们改变了这里的生活,改善了村容村貌,甚至改写了一些人落后的观念。我感慨于跳出“农门”又回“农门”的赵由之,浮躁的年轻人在这里变得踏实。

正是无数像他这样的人,乡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是的,写到这里,我想我的答案显而易见。

乡村这方天地,人是最大的“宝藏”。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卫晓敏/文 高勇/图


Copyright©2010-2020 www.chxc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共巢湖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皖ICP备07006050号-2

皖公网安备 34018102340269号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建议将电脑显示屏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投诉电话:0551-82310907 投诉E-mail:chsxcw@126.com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看巢湖
媒体看巢湖
【合肥晚报】去不了三星堆 三星村里来寻宝
时间:2021-04-01 15:08:26来源:点击:128

“宝贝们”让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在考古界,三星堆“上新”的消息可谓是家喻户晓。身穿防护服的考古队员揭开“祭祀坑”的神秘面纱,让一件件沉睡的“宝贝”得以重见天日。

在合肥,三星村里也藏着不少让百姓发家致富的“宝贝”。那里虽没有让人叹为观止的奇珍异宝,但对于村民而言,能让日子红火起来的“宝贝”还真有不少。到底有啥宝贝?今天跟着记者的脚步一起来巢湖市柘皋镇三星村“寻宝”吧!

有眼不识“宝”——种植大户老王的“宝贝辣椒”

“李云,你们这儿有啥宝贝啊,我们今天就是来乡村寻宝的。”听到记者要来村里找宝贝,年轻的李云有点懵。等弄清了记者的真实想法,李云二话没说,风风火火地拉上记者赶到了村里首屈一指的蔬菜生产基地——三星村松海家庭农场。

一下车,记者抬眼望去,宽阔平坦的土地里,七八十个塑料大棚拔地而起,“这不就是普通的塑料大棚吗?能有啥宝贝?”听着我们质疑的语气,李云笑笑没说话,转身招呼来了松海家庭农场的主人王松海。

56岁的王松海蹭了蹭手上的泥,听说记者要来他的农场里寻宝,王松海笑着指了指蔬菜大棚,“去那看看,里面都是我的‘宝贝。’”。走进一看,原来种的是辣椒,红彤彤的挂在枝头,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别看它平平无奇,今年辣椒行情好,高峰期,我提溜这四大袋子辣椒,赶到周谷堆批发市场,半小时就换了1000块钱。”言语中,王松海的语气里满是骄傲。他一边小心照顾着辣椒秧,一边打开话匣子,和记者讲起了自己的蔬菜发家史。

王松海是土生土长的巢湖人,年轻时,他是厂里的会计,后来企业改制,考虑到家里的老母亲还要照顾,他毅然决然地辞职回到了老家锦旗村。回了老家,王松海也没闲着,他倒腾出家里的十几亩地,搞起了蔬菜种植。

也许是从小就在农村长大,王松海对蔬菜种植上手很快,很快小菜地就有了起色,周边几个大型农贸市场成了他稳定的销售点。但农业种植受天气、市场的影响,波动大,小的种植基地很难从中脱颖而出。

2014年,在当地农委的组织下,王松海和十多位同行赴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参加新型职业农业培训。这一次培训,让王松海大开眼界,也让他下定决心搞规模化种植。

经过长达两年的筹备,2016年松海家庭农场在柘皋镇三星村成立,这里占地近150亩,其中有100亩是大棚蔬菜。大棚蔬菜一年二茬,冬季可种植辣椒、白菜、菜薹、莴笋,春季可栽种毛豆、黄瓜、菜瓜和西瓜,一年四季,不间断供应,总而言之,城里人爱吃什么,老王就种什么。

每天凌晨,来批发的货车一辆接着一辆,天不亮,2000多公斤新鲜的蔬菜就抵达了合肥周谷堆批发市场和巢湖附近的商超,紧接着便端上了居民的餐桌。循环往复,一年下来,刨除掉园区里工人的工资和其他各项开支,净利润至少有70万元。

“对你们来说,他们就是普通的蔬菜辣椒,在我们心里这些可不就是‘宝’吗?”王松海告诉记者,为了照看好这些“宝贝”,夫妻俩干脆把家也搬到了农场。如今一家人都在农场工作,不仅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还带动了附近十多位村民增收。

有心寻得“宝”——农村妇女赵大姐的“宝贝瓜蒌”

有了前面的寻宝经验,记者明白了,看来对于三星村来说,这些土生土长的农产品就是最大的宝贝。车子经过村部,路过一片农田,成百上千个瓜架子整齐排开,记者向李云求证,“这也是村里的‘宝’吧?”

李云点了点头,不过她告诉记者,这里更是赵大姐的“宝贝”。

在三星村联富瓜蒌扶贫产业园,我们见到了赵大姐,她正弯着腰,在瓜蒌园里锄草,她的身后,三十多位工人在瓜蒌田里干得热火朝天。趁着休息的时间,记者向赵大姐打听起了她的“宝贝”。

赵大姐名叫赵志梅,早些年,赵志梅和丈夫生下了儿子,可儿子到了2岁多依然不会走路,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这对于家境本就贫困的赵志梅一家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因为穷,夫妇俩没钱给儿子看病,只能回家照顾儿子,儿子身边离不开人,赵志梅就和丈夫在村里靠种田为生,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后来丈夫生病,赵志梅一家也就成了村里的“贫困户”。

转机发生在2018年,这一年,柘皋镇三星村联富瓜蒌扶贫产业园招工,想着在家门口干活就能养活一家人,赵志梅毫不犹豫地就报了名,在瓜蒌园,从锄草、攀藤、施肥到采摘,赵志梅尽心尽力地侍弄着村里的瓜蒌子,每年下来光工资收入就有近万元。

村里还将她的土地流转了出去,每年除了土地租金,还定期给她分红,这让赵志梅感到十分高兴,她还给自己配了一部手机,方便自己和家人联系。“我知道,要是没这瓜蒌子,我们家很难过下去。”

“瓜蒌子不仅仅是赵志梅的‘宝贝’,也是其他人的‘金饽饽’。”李云告诉记者,产业园不仅通过占股分红的方式带动193户脱贫户增收,还带动4名脱贫户务工,目前人均收入已达5000—10000元。

有情来荐“宝”——90后返乡创业小赵的“宝贝虾稻”

听说记者在寻宝,90后返乡创业的赵由之毛遂自荐,向记者推荐起了自己的宝贝——虾稻田。这里出产的小龙虾个大鳌红,虾稻米更是供不应求,香飘几里,听着就勾起了“吃货”味蕾。

1992年出生的赵由之是地道的三星村人,退伍后,又回到了三星村,也许是这里有着年少的羁绊,赵由之决定在家乡这片广袤的农田上大展拳脚。跳出“农门”又回“农门”,这让赵由之的家人怎么也想不通。虽然反对声一片,2016年底,倔强的他还是在父亲的支持下创办起了三星家庭农场,搞起了风行一时的稻虾养殖。

门外汉入行,农业显然没有赵由之想象得那样简单,仅病虫害防治这一项就把他折腾得够呛。但他没有退缩,而是辗转各地拜起了师傅。很快,他的虾稻养殖就有了明显的起色,虾稻养殖规模也扩大了近500亩。一年下来,稻谷产量近25万公斤,龙虾产量也有7万多公斤。

眼看着自己的虾稻养殖基地发展得越来越好,赵由之想到了从小看着自己长大的乡亲们,他们中富有劳动力的大多外出打工,家里只剩年老体迈的老人。

不过虾稻养殖的强度并不大,喊乡亲们来帮忙,一方面可以增加他们的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他们消磨时间,就这样,以10元/小时的价格,赵由之招揽了近70户村民,一年下来,勤恳踏实的村民年收入可达2万元。

“我‘宝贝’的不仅是虾稻米,还有养我育我的这方水土。”赵由之说,他希望能有一天,把家乡建设得更好,让三星村的土特产走向各地,成为村民引以为傲的“宝贝”。

记者手记

乡村这方热土,人是最大的“宝贝”。

走,下乡去,成了每年春天我最期待的事情。也许是农村长大的缘故,我对乡村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无论是美食,抑或是美景,每一个我踏足过的村子,都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中。

我去过很多久负盛名的村庄,它们如枝头俏丽的花朵,令人过目难忘。相比于它们,三星村大概是个除了名字“撞脸”三星堆,略显平淡的村落。

进村之前,我以为我的寻宝之路,也许是无功而返,少得可怜的文字简介,并不能让我从中发现什么。

直到我真正看到了这片土地,见到了这里的人,才意识到村里土壤孕育出来的“土特产”都是这里的“宝贝”。

它们改变了这里的生活,改善了村容村貌,甚至改写了一些人落后的观念。我感慨于跳出“农门”又回“农门”的赵由之,浮躁的年轻人在这里变得踏实。

正是无数像他这样的人,乡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是的,写到这里,我想我的答案显而易见。

乡村这方天地,人是最大的“宝藏”。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卫晓敏/文 高勇/图